生物質預處理后可以用于多種能源形式?,主要包括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氣化和生物質致密成型等。
生物質預處理的主要作用包括提高生物質原料的轉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等。預處理過程通過破碎、干燥、成型等手段,將生物質原料轉化為適宜后續氣化、熱解等工藝的形態,從而提高整個生產過程的質量和效率。
1,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原料直接燃燒或氣化產生的熱能進行發電。具體方式包括:
直接燃燒發電:將生物質原料送入適合生物質燃燒的特定鍋爐中直接燃燒,產生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發電。適用于生物質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如谷米加工廠、木料加工廠等附近?
2,氣化發電:將生物質原料氣化,產生燃氣,再用于發電。我國已開發出多種固定床和流化床小型氣化爐,以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等為原料生產燃氣,熱值為4~10兆焦/立方米。這種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木材和農副產品烘干,以及村鎮級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
3。生物質致密成型
生物質致密成型是將生物質原料固化成型后再采用傳統的燃煤設備燃用。主要優點是將分散和疏松的生物質燃料進行集中和加密,便于儲存和運輸,成為便捷和清潔高效的能源。這種技術的缺點是生產成本偏高。
生物質預處理系統在生物航煤和生物質制甲醇的生產中有著廣泛應用。例如,在生物航煤的生產中,預處理系統能夠處理多種生物質原料,如木屑、秸稈、藻類等,提高原料的轉化效率和產率,在生物質制甲醇的生產中,預處理步驟包括收集與分類、破碎與粉碎、成型與打包等,確保原料的純凈度和適宜的形態。